我喜歡這樣的走道,有光線透進來,白色的鑲板是麥爾的特色,
但內部色彩是來自前面的窗戶,這點不一樣,整體簡潔又乾淨,
例如巴塞隆納的博物館、拉卡里塔公寓,採光方式都是相同的,
麥爾設計一系列的天窗,來補抓光線......
向內投射照明內部陳列的藝術品,不過是間接的,這很重要,雖
然光線能強調藝術之美,但也會毀了藝術品。
一棟真正偉大的建築能承受時間的考驗,不會忽略週遭的環境,
專業建築師會考慮這一點,他知道建築要有存在的價值就要尊重
大自然。
是的,他想必要對光線很著迷,一定要重視光線,一定要。
曾經為了觀測一個區域光線的軌跡,必須一整天呆在一個地方不能
移動,呆呆的待在一個定點然後固定一個整點測繪一次.....
剛開始的時候會陷入一種無奈、無趣、無聊的感覺裡,但據說不曾
真正觀察過自己所處的地方光線的軌跡,這樣的設計師沒有資格當
、也當不了一個好的設計師.....就在無奈胡思亂想中,會漸漸感受
到光線的魔力,幾乎每一個建築師都討論過關於光線帶給自己的改變
與感受。
每一個城市的光線軌跡都不同,氛圍、溫度、季節都會產生不一樣的
感受,紐約與華盛頓、東京與大阪、台北跟高雄,都是如此的不同。
靜靜的、默默的,突然感覺到光線像在跳著非常慢的舞姿在你面前曼妙,
我知道自己感受到了那個感受....即使是室內的空間,每一個角落都不
同,有的位置、不同的時間,會產生出不同的感覺,有的光線會讓人感覺
到安靜,有的是歡愉、有的甚至是紛擾吵雜的,如何在光線跟你訴說秘密
的地方放置屬於那個位置最合適的使用方式,是設計師的工作。
好的設計不是繁複花俏的,而是能讓人在那個空間感受到他最適宜的使用
方式。
跟光線對話過後,我開始真正了解什麼是基地分析。也不在急躁的想快速
完成某份圖面,開始與業主溝通給我更多的時間去跟那個空間溝通,空間
跟光線會告訴我,它想要怎樣被使用。而神奇的是,這樣的結果是讓使用
者真正的開始互利互用、互信而生。
光,是魔法師。師法自然,光會給你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