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July 8, 2009 Answel

It's interesting to know your idea about the glass house. I got to say you have very good points of view. I am just wondering isn't it part of reason you like the glass house. The desire to be discovered and noticed by exterior as well the fear to be connected directly with exterior. It's kind of contrary. After your interpretation I think the designer or people who like the glass house may be lonely. One thing I am still thinking is how you come to the conclusion of 孤獨,屬於建築師特有的韻調? Is it positive or negative or just an expression for you?


即便如此的回覆也只是屬於我個人的判讀,不能夠代表其他從業人員的認知,


或想法,甚至認定....




孤獨,屬於建築師特有的韻調。


是因為在建築學程的過程中,看似分工合作緊密連結,然而事實上每一個學習


者所有的努力都將屬於個人,當然,這在任何不同專業的養成都是相同的,可是


很弔詭的,建築,這個專業,所引發的孤獨感是最巨的,而且最衝突。



所有的建築,最終必須走向公開的狀態,不可能是一個滿足建築師個人的想像的


物件。這對建築師來說,是與內心相駁悖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創作的過程


裡,建築師常常必須自己去尋找想要賦予的意義,這可能牽涉到養成中許多累積而


來,並且漸漸成型的中心思想。但最後卻透過建物而必須將自己的思想直接暴露在


眾人眼前,而人心是無法可管的,每個觀賞者都有各自的思考、判斷,解讀出來的未


必是建築師最想表達的.......




舉個例,2008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主題以東方為主題。


東方,對西方人來說,最深沉的部份,應該是思想。


思想,是最難具象化的。


在東方意象館裡,族繁不及備載,有些根本我是直接跳過,因為韻調不同很難共鳴,


就不要累費時間了。


台灣很有名的幾個人,展出的,不管是圖面、或模型。相信都是代表著這些建築師的


中心思想,這麼大的一個展覽,總不好還說準備不周吧?



個人,先強調純屬個人論點,會很明顯看見這些建築師的養成過程上的不同,受日式


思考學程的、受西式建築思想學程的,呈現出來的深度截然不同,有的悠遠、有的則


粗淺........



中國的張永和,是從長城底下的公社,開始展露國際知名度,也替蔣友常設計了一系列


蘊含中國元素的,餐具。 在這次的圖面上,也是很明顯可以看出,他的Triptych House


裡的設計發想,就是屏風。




而我比較能夠認同,也覺得真正有表達出何謂東方意象的還是姚賞。


不管,我是對他情有獨鍾,但Cococn 禪簡 。禪簡,蠶繭。就是一個非常需要有東方思考


感受的物件,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年輕時想過:春蠶作繭自取纏綿。何故?繭,是一


個內封的物件,是內韻的,不是外顯的。 簡,是單純的,是深沉的,外顯上的表徵是低調


的,是內藏的。 穴居的概念,又本來就是人類最原始在尋找庇護所時,最原始的居所,


穴居,在人類淺藏的基因裡是安全感的來源。



諸此等等吧.....這只是我個人的觀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