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July 24, 2009 空的意念










義大利建築師 Enrico Franzolini 與西班牙設計師 Vicente Garcia Jimenez 2005

年聯手設計作品。

Big Bang 以多片強化塑料板材交疊出層次分明的立體燈罩,特殊的塑料材質使用經

光線的穿透與折射 讓整體燈具在不同角度下,有著豐富深度的色彩效果 無論在居家

或公共空間,都讓人宛如置身藝廊,感受濃厚而獨特的藝術氣息。

其實我幾乎不看台灣平面媒體與視傳媒體,尤其是關於我的行業。有人說我這叫高來高去,

但,在我內心並不是如此,而是看過國外的一些設計發想,我很不想為了滿足生意上的豐足

,而去犧牲一些業主的利益,如果你們需要那樣的設計師,真的不需要花設計費請設計師,

很多工班隨便都做的出來……

設計之所以為設計,乃在空間的創造,這牽涉到許多專業的養成,細節的潤飾只不過是功力

與經驗的積累,那是俗稱的裝潢。

剛出道時,很多臺灣人甚至連什麼叫室內設計都搞不懂,我們居然只好說:就是裝潢啦!

多年後,想起這樣的稱謂,心裡還是非常悵然的。然而即便到今天,將近10年後的現在,

還是很難讓業主明白某些空的必然存在,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勞心勞力的工作。


最近,我應該又要去執行某些對我來說是很艱鉅的挑戰,若能順利完成,或許,又成為生命

中,又一章。

空,代表的意義,希望能夠讓人去思考一下。

July 24, 2009 Architecture is the thoughtful making of space.

Thanks for your interpretation. I think basically it is a little abstract to

describe the whole picture in words. I wouldn't emphasize it's so unique

or pecial for architect. I think loneliness is a part of life for everyone.

For some people dealing with lots of mental activity like scientist,

designer, writer, researcher etc they may spend lots of time alone to creat or explore.

Consequently, loneliness becomes an essential element for their life and work.

只能說,Maybe.......也可能只是我們的自以為是。Who knows。

Engineers tend to be concerned with physical things in and of themselves.

But I thinking about of Architects are more directly conerned with the human

interface with physicai things.


An Architect knows something about everthing.

An engineer knows everthing about one thing.

Reality may be engaged subjetively , by which one presumes a oneness

with the objects of hia concern ,or objectively , by wich a detachment is presumed.


Louis Sullivan say:A proper building grows naturally,logically,and poetially out

of all its onditions.



希望我的意思您能理解,畢竟我不是寫英文報告的擅長者。只能盡力去解釋我希望被理解

的部份。

所有的科技、或任何,其實只不過是為了替人類尋找更好的方式生存。

July 24, 2009 關於丈量工地







一、 帶多種不同顏色筆〈多色筆亦可,可附帶子掛身上〉、捲尺〈已有捲尺附LED燈〉、皮尺〈場域較大需用到〉、紅外線測距儀
〈適用於較長的距離〉、相機、手電筒〈頭燈式較適宜〉、乾電池〈備用〉、A2、A3圖紙。

二、 畫現場圖儘量將圖面比例放大〈考慮細部放樣的轉折〉。

三、 相機拍照重點:
  1. 天花與牆面、牆面與地面交接材料。
  2. 天花、牆、地,有特殊設備、造型或高低差〈可放量尺當基準〉。
  3. 站一定點連續接拍、以利連接。
  4. 戶外需找多個角度以定點拍法連續拍照。

四、 牆面尺寸標示依面對牆面直接標示法。

五、 拉總長及總寬輔助〈圖面需用符號標示〉。

六、 遇斜角、弧〈中心點法〉、圓〈中心點法〉等,要多拉輔助線〈例如等腰三角法、垂直定點法〉。

七、 天花板淨高(CH)、樑高(BH)、樑寬(BW)、樑下(UB)、窗台高(UWH)、窗高(WH)需熟習標示簡寫。

八、 天花板:
  1. 燈具出線〈可以抓基準線量測距離〉
  2. 消防設備(感知器、撒水頭)
  3. 冷氣風管、出風口、排水管

九、 輕鋼架天花如保留,應先找到放樣基準線,且T-BAR燈位置〈相對距離〉應清楚。

十、 牆面開關、插座、壁燈出線、給水管、瓦斯管,應清楚尺寸〈相對距離〉與離地高度
  (電源開關箱、對講機、保全機應標設備本身寬渡×高度=W×H)。

十一、 地面注意排水孔,與地面高低差關係〈可拍照輔助〉。

十二、 特殊凹凸牆或天花應輔助簡易剖圖或立面相關尺寸交待。

十三、 拍照後,以最快速度上傳檔案,製作現況照片資料夾,方便放樣同仁放樣。

十四、 工地現場丈量,請仔細慢慢量,不要趕時間。


希望大家可以參考,並好好運用。如果有能力,甚至可以運用科技傳輸方式,透過視訊、

無線網路卡、小型筆電,均能比傳統的方式多許多準確性。

共勉之~

2009年7月19日 星期日

July 19, 2009 關於台灣建築師考照

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專科以上學校或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外專科以上學校相當科.系.組.所畢業,

領有畢業證書,曾修習建築設計18學分以上;及建築法規.營建法規.都市設計法規、都市計

畫法規、建築結構學及實習.結構行為.建築結構系統.建築構造.建築計畫、結構學.建築結

構與造型.鋼筋混凝土.鋼骨鋼筋混凝土.鋼骨構造.結構特論.應用力學.材料力學.建築物理.

建築設備.建築物理環境.建築環境控制系統.高層建築設備.建築工法.施工估價.建築材料.

都市計畫.都市設計.敷地計畫.環境景觀設計.社區規劃與設計.都市交通.區域計畫.實質環

境之社會計畫.都市發展與型態.都市環境學.都市社會學.中外建築史.建築理論等學科至少

5科,合計15學分以上,每學科至多採計3學分,有證明文件者。


(一)依建築師考試規則第11條規定,本考試應試科目:

1.建築計畫與設計。

2.敷地計畫與都市設計。

3.營建法規與實務。

4.建築結構。

5.建築構造與施工。

6.建築環境控制。


依建築師考試規則第14條規定,本考試應試科目之試題題型:

1.營建法規與實務、建築構造與施工:採測驗式試題。

2.建築結構、建築環境控制:採申論式與測驗式之混合式試題。

3.建築計畫與設計、敷地計畫與都市設計:採申論式試題。

考試有六科 每一科均要達60分

通過科目可辦保留,但全部需要在要在四年內完成


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

July 16, 2009 OLED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卓煇今天表示,成功研發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類太陽光色的有機發光二極體 (OLED),

除獲國際期刊刊載,也已向台灣與美國、歐洲、日、韓提出專利申請。


周卓煇今天在清大舉行的成果發表會表示,研究團隊的創新方法與所製作的類太陽光元件,

一投稿就獲准刊登在國際著名的應用物理快訊(APL 2009)期刊上;這項發明將一舉改寫

人類用電照明200年來的照明史,可發出像太陽的自然光色和色溫。


周卓煇表示,這項發明,是人類首次發現一顆結構件簡單的OLED,可以發出十分接近日光的

光色,透過簡單的電壓改變,可以獲得2300到8200K(絕對溫度)的色溫變化,涵蓋了日出

的3000K、日落的2500K、也涵蓋了晴天正午的5500K、陰天正午的6500K、甚至涵蓋北歐的

藍天8000K。


他說,這項發現將改寫人類的照明史,對於冬天或長期無陽光照射的地區,如北歐,將有重

幫助,尤其體認到當地人因為長期照不到日光,而發生嚴重憂鬱甚至自殺,更可以感受到這

項發明的重要。根據國際著名期刊評審的觀察,這項發明將引起物理、工程、照明、攝影、

心理等領域的重視。


他指出,OLED是平面發光,不同於傳統燈泡或現代LED都只是點光源,而日光燈也只是線光

;另外,OLED也是美麗的冷光,不像燈泡會發熱、發燙,浪費冷氣電源;而且OLED可以製

作於塑膠薄片上,使照明光源可以像壁紙般隨意張貼,加上自然光源等色,將使OLED成為未

來極致高品質照明目標的最佳選擇。


周卓煇指出,日本已推出單一色溫OLED,預計後年正式量產,期望銷售1000億日元,而歐司

朗、菲利浦、奇異等國際大廠也蓄勢待發,OLED龐大的產值與前景,值得台灣政府努力、留

意。980715

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July 8, 2009 基礎圖學










現在要深呼吸,不然會腦中風。

有機會看到這篇的同行,或後進,請有點耐心看完並做到。

平面圖,就是150公分一刀縱剖過去,向下稱平面圖。

天花版圖,就是190公分一刀縱剖過去,向上稱天花版圖。


平面圖,顧名思義,150公分之下的,看得到的都要畫出來。90公分以下稱矮櫃,以上稱高櫃。

矮櫃畫單斜線,高櫃畫雙斜線。拉門、開門劃法不同。



畫出來的,就要是實際尺寸,不要跟我說套圖,不要說那是建設公司給的!

這裡是台灣,不要用中國的差不多先生說法來跟我說,我不接受。


窗戶,不知道怎麼畫?就去量清楚,實事求是。

衛浴設備,相關位置很重要,30跟40的是不一樣的糞管距離,放樣錯誤,

會造成選配錯誤,直接影響的就是成本。

開關插座,數量跟相關設備位置放清楚,一來省業主成本,二來方便畫水電配管圖。

燈具迴路,請連結在正確開關上,電荷流量要計算,不是高興放幾個燈就放幾個燈,不是五燈獎。

空調圖,原始部分一定有原有220V的位置務必要標,穿管位置要標,排水位置要標,主機允許位置要標,才能配空調。



現在的學校真的沒教嗎?

那個什麼都會的了不起24歲設計師,麻煩下次借我看一下你的放樣圖。

會畫3D就可以施工?沒錯!我不是出生在電腦時代,我不會畫3D。

那些會畫3D就出師的設計師,我不否認你們也是設計師,只是我不想當這樣的設計師。



上面是我的平面丈量圖,不含水電開關位置,畫的很醜,卻絕對清楚,還可以更清楚,

可是我真的很想看看現在的所謂設計師的丈量圖長什麼樣子?



室內設計為什麼門檻這麼低?牌這麼被不屑?我想大家都有責任。


現在的我很不開心,有機會我會把整套圖說一次。萬象門公式我也會一起寫出來。

July 8, 2009 Answel

It's interesting to know your idea about the glass house. I got to say you have very good points of view. I am just wondering isn't it part of reason you like the glass house. The desire to be discovered and noticed by exterior as well the fear to be connected directly with exterior. It's kind of contrary. After your interpretation I think the designer or people who like the glass house may be lonely. One thing I am still thinking is how you come to the conclusion of 孤獨,屬於建築師特有的韻調? Is it positive or negative or just an expression for you?


即便如此的回覆也只是屬於我個人的判讀,不能夠代表其他從業人員的認知,


或想法,甚至認定....




孤獨,屬於建築師特有的韻調。


是因為在建築學程的過程中,看似分工合作緊密連結,然而事實上每一個學習


者所有的努力都將屬於個人,當然,這在任何不同專業的養成都是相同的,可是


很弔詭的,建築,這個專業,所引發的孤獨感是最巨的,而且最衝突。



所有的建築,最終必須走向公開的狀態,不可能是一個滿足建築師個人的想像的


物件。這對建築師來說,是與內心相駁悖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創作的過程


裡,建築師常常必須自己去尋找想要賦予的意義,這可能牽涉到養成中許多累積而


來,並且漸漸成型的中心思想。但最後卻透過建物而必須將自己的思想直接暴露在


眾人眼前,而人心是無法可管的,每個觀賞者都有各自的思考、判斷,解讀出來的未


必是建築師最想表達的.......




舉個例,2008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主題以東方為主題。


東方,對西方人來說,最深沉的部份,應該是思想。


思想,是最難具象化的。


在東方意象館裡,族繁不及備載,有些根本我是直接跳過,因為韻調不同很難共鳴,


就不要累費時間了。


台灣很有名的幾個人,展出的,不管是圖面、或模型。相信都是代表著這些建築師的


中心思想,這麼大的一個展覽,總不好還說準備不周吧?



個人,先強調純屬個人論點,會很明顯看見這些建築師的養成過程上的不同,受日式


思考學程的、受西式建築思想學程的,呈現出來的深度截然不同,有的悠遠、有的則


粗淺........



中國的張永和,是從長城底下的公社,開始展露國際知名度,也替蔣友常設計了一系列


蘊含中國元素的,餐具。 在這次的圖面上,也是很明顯可以看出,他的Triptych House


裡的設計發想,就是屏風。




而我比較能夠認同,也覺得真正有表達出何謂東方意象的還是姚賞。


不管,我是對他情有獨鍾,但Cococn 禪簡 。禪簡,蠶繭。就是一個非常需要有東方思考


感受的物件,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年輕時想過:春蠶作繭自取纏綿。何故?繭,是一


個內封的物件,是內韻的,不是外顯的。 簡,是單純的,是深沉的,外顯上的表徵是低調


的,是內藏的。 穴居的概念,又本來就是人類最原始在尋找庇護所時,最原始的居所,


穴居,在人類淺藏的基因裡是安全感的來源。



諸此等等吧.....這只是我個人的觀感。

2009年7月7日 星期二

July 7, 2009 回答關於Lake House....

Can't help to drop you a line! Hope you
don't mind. It's The Lake House. You like
the building? When I first saw the
building in the film, I just thought no
one would like the house. First it's no
security. All glasses surround the
building. People can see through from
outside. Second in the winter it is too
cold. There is no insulation on top of
ceiling and walls. It's only for summer
vacation house.


上面這段話不用逐字翻譯吧?

哥?是你嗎?我猜似乎只有你每次在回應我時,習

慣用英文,你的中文程度已經夠好了。詩詞歌賦底

子甚深,是國外研究寫多了才用英文?


其實不管是片中的Lake House,或真實世界的我,

確實喜歡這種玻璃屋,如果你是哥,我當然知道

你不喜歡。

但聽聽我怎麼說、怎麼想?先別急著提醒我咩~


玻璃屋對人心裡的部份當然有一定程度的抗拒,單

就隱私的暴露顯然這樣的屋子,很難讓人感到安心…

所以能夠跟我一樣喜歡這樣房子的人應該不多,這

類型的房子不見得只能放在度假用、或夏天用。

就防熱、抗寒的部份,沒這麼難解決。地板可以使用

地熱,玻璃只是因材質的穿透性會產生與外界季節連

結,這是視覺上的錯覺,並不是實際的狀態,何況現

在的玻璃已經有複層玻璃、光學玻璃,這些科技玻璃

都可以對抗所擔心的問題。



不過諸此種種,這種玻璃屋還是屬於我個人的偏好。



單純就電影的狀態,男主角與父親都是建築師,尤其

是劇中有強調出父親當時的設計發想,越是年輕時的

建築師所創造出來的建築,就某個心理層面看來,越

能呈現當時他深層的欲望,會動手蓋玻璃屋,多少有

被窺探的欲望,因為還沒有成名,那種想要被發現、

被注視的慾望會更強烈。或許這是電影中沒有說明的

部份,卻有在可以開天窗的部份做了如下的判讀,電

動的、可開啟的、位於中間的,寓意者建築師十足的

掌控欲,還有淺藏內心〈中間〉深處的渴望。



玻璃的特性具有視覺上的通透,與能與戶外產生視覺

上的連結,而其實卻是區隔的,會喜歡用這樣的材質

去呈現一棟屋子,而使用功能上還屬於住家,心理上

的渴望是很清楚的。強烈的想要與戶外的景緻連結,

卻又有著某種程度的恐懼……

孤獨,屬於建築師特有的韻調。



大概是這樣吧~ 放心,我不會逼我的業主喜歡這樣屋

子,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想要的,設計師的工作

、功能,是在滿足每一個業主的需求,而不是在鋪陳

自己的理想。

THE LAKE HOUSE只是我心中的渴望,何況在台灣要

能找到這樣的基地,不知道我得買下多大的範圍先把

自己圍在裡面才能蓋吧?

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

July 6, 2009 Architects are late bloomers





大器晚成的建築師。

大多數的建築師要到五十歲左右,才能在專業上大綻光芒。

或許沒有其他專業像建築師這樣,得把無邊無際的廣泛知識濃縮在如此特定而

明確的物件之上。


建築師必須具備歷史、藝術、社會學、物理學、心理學、材料學、力學、結構學、

象徵學、政治流程以及五花八門的各種知識,而且蓋出來的房子不但得符合建築法規、

抵擋風吹日曬,不怕地震搖撼,還得滿足使用者複雜萬端的功能需求和情緒慰藉。


要學會把這般繁複的顧慮凝結成一棟完整的作品,得花上很長的時間,以及一次又一次的 錯誤嘗試。


當初決定踏入建築這行時,就已經有了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空間的魔法師


大多數的室內設計師養成的過程關鍵在於啟發者,也就是教育學程上的經驗,室

內設計的學習範疇是被很清楚確認的,屬於建築物內的空間。



室內設計必須具備人體工學、空間與尺度、藝術流派與風格、空間設計、室內光

環境、室內綠化設計、家具設計、色彩設計、陳設藝術、材料及運用、裝修作法

,至於表現技法部分則是建築與室內設計都必須修習的基礎圖學。



透過文字的分野,其實很容易就知道建築的範圍很廣、學程很費時、費力,往往

要窮究學習者數十年的不斷學習與經驗積累,室內設計的優勢乃在於明確。


一個室內設計師要能願意努力並多少與生俱來的敏銳美感,才能快速操持關於空

間的拿捏,這也就造就為什麼有些設計,就是好看、好用、搶眼,而且可信度高

;有些則比較難使用、容易被忽略,甚至讓人反感?



在建築的範疇,英文裡其實對這個名詞有很確定的分野。建築Architects建築物

Building,蓋一棟建築物不難,只要擁有純熟的工程計算能力就可以完成,但要

完成一棟建築則需要無法計數的努力,尤其是能夠名留青史的建築。


在室內設計的範疇中,卻能很容易入行、也很容易被檢視,除了一般人單純的

主觀認知之外,因為它很容易被使用與感受,許多設計可以簡單透過使用者的

使用而被判定。



例如廚具,可以用人體工學反檢視室內設計師的是否夠格?是否用心?



建築則很難,牽涉的感官太廣泛,就如上述的學習就可以得證。



Architects前面的Arch即是藝術……而藝術又分為廣義的美、狹義的美。



事實上,我的年紀與所學根本還不足以讓我能夠清楚的去論述關於建築與室內設

計的分別,只能清淺的把我知道的做一個說明而已。

只有年紀輕的時候可以狂妄的寫出會:平面設計 室內設計..影像多媒體...

詩詞撰寫 .攝影.美術編輯.


年紀越大的設計者越不會說出什麼都會這種話,熟知如安藤,他的建築師的一句

話卻是:今天,作為一個建築師,我仍感到恐懼………



因此有時看見後輩們很大方的把在學校不過2學分4學分的學習內容就當成自

己會的、或擅長的,專長?心裡會感到……


未來的路還很長,我甚至離那個五十歲都還有十幾年,我不知道我真的適合發

表什麼想法了嗎?

清淺的分享比較適合吧?

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July 5, 2009 慈悲的背後是殘酷


地毯原本是溫暖的象徵,這張代表浮冰上的孤單北極熊,其實是設計者對人類破壞環境的強烈控訴。
這樣的比例拉大,就更加清楚感受到北極熊的所處環境是如何的悲慘....... 然而真實生活的人類目前又是怎麼過日子?還是魚魚肉肉、冷氣照開、汽車照跑...的過著生活。 這是一家由五個墨西哥設計師組成的團體,系列名稱:Global Warming 希望透過設計分享,讓 環境省思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很多業主對我們提出預算升高的部分其中的原因是必須使用環保才,有些會很快的認同,也有些會 很遲疑的答應,但最可惡的是,遇過反問我:那設計師可不可以幫我找那些不環保的材料,不是比 較便宜嗎? 沒錯,我也是生意人。但我沒辦法去做那些明知會傷害環境、傷害健康的事,只能委婉的告訴對方 :那樣的材料沒有生產了。 夾板類:麻六甲。含有非常高的甲醛,明令進口了,但我知道很多賣建材的廠商還有。 確實要人類改變原有習慣的舒適去回復或去適應這越來越糟的地球環境是很痛苦的一件事,需要非 常大的決心、跟堅毅的毅力。 但人類最大的壞習慣就是:事不關己,己不操心。 隨身帶環保筷,會忘記。 走路去巷口買瓶飲料,要騎摩托車。 到臨鎮去採買,要開車,不然太重會載不回來。 少食肉食,沒配肉感覺沒滋沒味。 騎腳踏車,會很熱、會吃人家的廢氣。 隨身帶購物袋出門,現在環保署都不管了,讓店家給塑膠袋裝一裝就好了,何必麻煩。 垃圾分類,隨便塞一塞藏在大袋子裡,清潔人員也不會一包一包拆開檢查,不必吧。 少開冷氣、少用空調,不會因為我不開就減少破壞,別人還不是照開。 ........每一件事,都是,我不做,別人也會做。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部戲,凱文科斯納演的,當地球只剩一片汪洋時,你只好禱告能夠瞬間進化成 耳後有鳃的進化人類。 慈悲的宣傳,背後其實是有許多的殘酷造成的,及早覺悟。

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

July 3, 2009 光線-之於建築








我喜歡這樣的走道,有光線透進來,白色的鑲板是麥爾的特色,

但內部色彩是來自前面的窗戶,這點不一樣,整體簡潔又乾淨,

例如巴塞隆納的博物館、拉卡里塔公寓,採光方式都是相同的,

麥爾設計一系列的天窗,來補抓光線......


向內投射照明內部陳列的藝術品,不過是間接的,這很重要,雖

然光線能強調藝術之美,但也會毀了藝術品。


一棟真正偉大的建築能承受時間的考驗,不會忽略週遭的環境,

專業建築師會考慮這一點,他知道建築要有存在的價值就要尊重

大自然。

是的,他想必要對光線很著迷,一定要重視光線,一定要。



曾經為了觀測一個區域光線的軌跡,必須一整天呆在一個地方不能

移動,呆呆的待在一個定點然後固定一個整點測繪一次.....

剛開始的時候會陷入一種無奈、無趣、無聊的感覺裡,但據說不曾

真正觀察過自己所處的地方光線的軌跡,這樣的設計師沒有資格當

、也當不了一個好的設計師.....就在無奈胡思亂想中,會漸漸感受

到光線的魔力,幾乎每一個建築師都討論過關於光線帶給自己的改變

與感受。


每一個城市的光線軌跡都不同,氛圍、溫度、季節都會產生不一樣的

感受,紐約與華盛頓、東京與大阪、台北跟高雄,都是如此的不同。


靜靜的、默默的,突然感覺到光線像在跳著非常慢的舞姿在你面前曼妙,

我知道自己感受到了那個感受....即使是室內的空間,每一個角落都不

同,有的位置、不同的時間,會產生出不同的感覺,有的光線會讓人感覺

到安靜,有的是歡愉、有的甚至是紛擾吵雜的,如何在光線跟你訴說秘密

的地方放置屬於那個位置最合適的使用方式,是設計師的工作。


好的設計不是繁複花俏的,而是能讓人在那個空間感受到他最適宜的使用

方式。



跟光線對話過後,我開始真正了解什麼是基地分析。也不在急躁的想快速

完成某份圖面,開始與業主溝通給我更多的時間去跟那個空間溝通,空間

跟光線會告訴我,它想要怎樣被使用。而神奇的是,這樣的結果是讓使用

者真正的開始互利互用、互信而生。


光,是魔法師。師法自然,光會給你答案。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May 15, 2009 傳說中的那張照片

May 15, 2009 歧見









這是一個尚未公布量產的縫紉機,由一家法國知名設計公司設計的作品。

知道你會來這關心我,所以拿它當話引,在這個區塊裡我只談工作、只談設計,
不涉及任何個人情緒、或生活的。

其實之前我就因為另一個分享空間被侵入而關閉,當然我很清楚在網路的世界裡
,只要你透過這個方式記錄就必須承受任何的可能,即便你關閉欣賞都有可能受
人侵略........這是很無奈的地方。

在線上跟你談論的關於那件事,真的可以不用擔心,我不是天才,無須擔心受人
忌妒,但若有人看了自己對號入座,我只能說抓鱉在甕囉!

設計之於我,古蹟修復法之於我,建築手法之於我,產品設計之於我,工藝設計
之於我,對我而言都沒太大的意義,也深具意義。而真正去涉獵其間,無論淺嚐
或深入骨髓,我要的只是實踐!

理論去讀,就如同我學英文,那只是工具,讓我可以更快速得去取得別人的經驗
或思考方向,炫耀?對我有何意義?你有的,我不見得有,但我很清楚知道我可
以實驗、可以把玩,那就夠了。失敗、成功?又如何?就像肚子餓了,你能替我
吃嗎?你吃了我會飽嗎?那何來證明、何來炫耀?意義是什麼?

從來我就不是一個會藏拙、或藏私的人,不管以前在學校,或出了社會,跌過的
跤、受過的歧視、或羞辱,從來沒有因為你以為的人模人樣而少一點,每一滴、
每一點,我們周遭的那些你以為的那些人,不能因為先天帶來的優勢就認定
別人無須努力,而自己的成就就是千辛萬苦,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誠如我前面
說的你能替我吃嗎?能替我飽嗎?

會因為失衡而失去朋友的不會是我,即便曾經有人不爽我期中考沒考,期末卻可
以高分過關,為什麼要解釋?同學猜測我憑藉著女生的優勢?甚至懷疑、甚至謠
言我跟老師睡覺!我仍不曾辯駁,已經在對方內心設定好的價值,去解釋就能獲
得信任嗎?什麼是軟?我不曾欺人軟,更不曾自恃任何優勢,只有態度。

是自己的態度決定了高度,其他都只是藉口,就像議論別人是家境好可以一考再
考,卻雙手一攤訴說著自己的無奈,都是家境害的、都是如何的狀況,以致有志
難伸?為什麼我沒被當?當老師已經跟所有不管任何理由沒考的同學面前說:讓
我每堂課都看到你,至少你占百分之四十的平時成績不會低。

條件給你了,你自己的態度在哪裡?總是只看到我們吃喝玩樂的一面,就斷定我
們不曾努力?老天爺會真的如此不公平嗎?不要因為我不辯解、不要因為我不去
提辛苦,就以為我心想事成。

當大家給我鼓勵、伸出援手時,面對黑暗的還是我自己,忍受著圖趕不完想睡的
夜晚,我默默垂淚獨自忍耐,金融風暴電子業悽慘時我不曾傲笑對方得到報應,
只因為我不忍,很多事情看在眼裡就夠了,什麼是軟?我才有資格說不要欺我軟
吧?得到就是贏家?看到的就是真相?我不敢認為、更不會這麼去想!

棺材還沒蓋上那天,沒人有權評斷任何人事地物。這樣的我,在未來會不會泯滅
天良,而又所為何事?說真的,我不知道。唯一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我還沒有所謂 的失去良善的一面。


設計從來就不是絕對的,我從來也不曾去冀圖什麼,那些關我什麼事?不需要助
藉,若是要幫忙不要叫我去找誰誰誰,寧願是你自己身在其中拉我一把。要找老
師、要找關係、要找同學,我會只有這樣嗎?我不是你眼中的人模人樣優勢顯赫
嗎?還會只有這樣嗎?

各人頭上一片天,替不來的。我替不了你,你也替不了我。
真心的祝福就是釋懷。我 凡人一個 ,真的。

以前不會去證明什麼?以後也不會。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May 11, 2009 傳說中的德國塗料-戲法人人會變








自從侵權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個月了,而這面牆也逐漸由粗胚到成型......



這是第一層塗布,雖然說在工廠裡我們用30*30的模板試做過,但畢竟平行跟垂直是不同的,看了德文說明書
,幸好廠商數學也很好,試著計算一下流力,因為建築師有提醒跟預計要的顆粒大小略小,但台灣沒有進另一
組的顆粒,據說這在德國是拿來當戶外壁材的,當初我想到用壁花的方式時開始找材料,很幸運遇見了這個廠
商在推廣他的東西,加上安全無毒的數據,非常符合我們的要求,於是開始試驗。幸好沒有垂流....



這是第二層,一直掙扎是否要將工法公佈,後來覺得如果我跟其他的設計師一樣小氣,那設計怎會進步?
其實不難,只要用心去思考就會知道,材料是相同的,但要怎麼變化往往也考驗著設計師對材料的認識,
當初最早時建築師堅持用泥作方式施作,但我總覺得顏色跟效果與整體的空間會突兀,但礙於沒有適合的
材料可以確認我的想法是否可行?所以也做過泥作的試驗,但工法從頭到尾都是我想到的,或許基於以前
作模型的經驗,所以知道關於粘著與脫模的部分要先考慮清楚,也幸好前男友讀化工〈而化工的作業我都
參與,所以人不能小氣,多學就是你的〉想起一些關於材料的運用方式,更重要的是:哈哈哈~我沒錢,
沒預算!我不是姚仁喜、更不是陸希傑!

所以我直接公佈,那塊綠色、黃色的東西只是珍珠板!這樣還不會做,那麻煩同行的自行了斷,我愛莫能
助囉!

只是當初跪在地上貼膜、割模,做實驗時好痛苦,做設計的人都知道長期坐在桌前用電腦繪圖的我們,早
都五十肩,外加腰椎盤突出.....痛得咧!



理論是理論,幸好真的完成了~感謝廠商熱情支持,不僅給與材料提供,還幫我現場施作,相信王先生自己
一定也超感動,原來一樣的材料,經過不同的運用可以產生出的居然是細膩的作品,畢竟原始在德國的用
法是用在室外,而且因為顆粒的粗糙,事實上很難想到室內也可以使用得如此美麗。



目前可見的狀態,到時透過專業的鏡頭就能呈現整體空間中,這幅壁花真的是成敗關鍵,因為一進門就
可以看到,是設計手法上通常會花最多錢的地方卻靠著廠商的支持與自己的耐力,終於完成了。
因此透過這個分享,我真的毫無保留,希望不管是同行或非同行,要能如漢寶德教授說的,美是透過學習
,透過經驗的分享而來的,藝術與美學其實是分開的,美可以輕易可得,但要用心。

材料名稱:KEIM,廠商:交泰興有限公司
聯絡人:王學聖0916060755
網路上就可以搜尋得到.....大家加油。

如同標題,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花自己畫,工法自己想,你才會有成長。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May 4, 2009 被任意分類了的--所謂風格



許多媒體很喜歡替所謂的室內設計空間加上一個風格介定,
但光是一個鄉村風,其實就有好多的形式,
卻全部被某些廣告商與媒體誤導成,有壁爐、有磚瓦的,
一律都是鄉村風。

設計師自己本身的素養當然也是很大關鍵,
即便是所謂通泛稱之為鄉村風的家具擺件也是大有來頭的,
台灣目前北部還僅存的美國傢具Ethan Allen,剩下天母店
這個只生產純美式風格的家具商,在美國可是僅次白宮御用家具Century
甚至可是美國傢具股王喔~
品質當然不遑多讓,件件是精品,都可以是傳家之寶,

Ethan Allen的設計風格不若英式洛可可或文藝復興時代的煩瑣,
是很清楚俐落的美式巴洛克式家具,
有相關網站可供瀏覽,
雖然價格不斐,但很適合有點想低調但又願意彰顯品味的收藏家,
以件的方式慢慢添購,
遇見喜歡的,可以分批購買喔~

白宮御用家具Century
其實個人比較偏好他們家的家具設計,
他們家的東西風格當然也是非常純的美式巴洛克,
但多了一點點新移民時代的霸氣,
新移民時代的設計風格,為了區分出與原先的英國不同,
再加上墾創時代的獨特人文氣質,
造就了Century明確走向,
很容易可以在任何網頁上瀏覽到那張林肯在白宮書桌上的英姿,
Century的品味與細膩之處顯而易見。

因為曾經替Century代工的台灣古典家具廠商-亞力山卓
受到Century嚴密的薰陶與製作的要求,
亞力山卓的家具當然是不用懷疑的好,
但受到台灣向來有的崇洋媚外的習慣顧慮,
亞力山卓的鮭魚回流,一開始就沒讓台灣清楚知道是MIT
台中的旗艦店受到媒體與富豪的大力放送,
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地位後,
今年亞力山卓準備在台北建立另一個帝國的開啟。


其實不管Ethan Allen或Century,
都需要懂的歷史淵源的設計師巧妙的鋪陳與擺設,
那可以讓即使是居家也可以由內而外的,
散發優雅的如同置身美國高級旅館的舒適與和諧。

下次再來聊聊關於英式家具在台灣。

May 4, 2009 讀大前研一的大前流心理經濟學



這是台灣的學生作品參加了德國的IF大賞........

幾天前的一個上懸月的月夜,決定去散步加跑步到臨近環中東路上的麥當勞看免錢雜誌,人是需要說出自己需求,才能讓對方了解的一種表像生物,當然那種進化過可以憑眼神、還是心電感應的傢伙不在我討論範圍。

這家的麥當勞姐姐人超好,知道我定時會去搜刮一本專門介紹國外知名設計的雜誌,這本雜誌的主編就是一個相當吸引我的作家--黃威融。以前出過很多本關於旅行的書籍,文筆很奇特、觀點也很特別,但還蠻怪的是,知道他的人不多,連當了主編介紹那麼多的國外經典設計,居然連雜誌也沒幾個人聽過,普及率之低,甚至是連我家大師級的設計師都沒聽過,還在我的強力推薦下看了之後說:嗯~很棒耶!我要定。但小氣如我,嘴巴要開、皮要厚,跟麥當勞姐姐要就好啦!反正雜誌這種東西,真正的價值在於內容,又不是要拿來當藏書的。

順著美麗透亮的月光跑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了發神經一點也不環保接近午夜冷氣還給它開到凍的麥當勞,今天的寒冷狀態跟台灣目前的經濟一樣,那就給它改來拜讀一下關於大前研一,順帶一提:親愛的妹妹!書借了要還。我的大前研一還我啊~


形塑生活大國:大前流心理經濟學



1.20歲~30歲前務必加強自己的英語能力、財務管理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培養自己專精一到兩項樂器及體育能力的嗜好。

2.40歲以前想辦法在國外有五年以上的生活經驗,這是培養出國際化能力的必要。

3.40歲~50歲要勤於學習理財知識,讓自己的資產增值,並安排退休住宅,也可以離開熟悉的環境,到有良好的醫療保健的海外都市居住。這是大前研一在計劃封筆致力在日本辦網路學校後,感於世界性的金融風暴,給目前面臨困頓的年輕人最誠摯的建議。文中強調台灣習慣對外宣揚學習日本經驗,但其實關於大環境經濟力的提升與立論,大前是反對的,因為事實上日本的經濟自泡沫經濟後,至今已超過15年仍是一噘不振,一昧的仿效日本的方式其實是錯誤的,台灣有許多優勢,諸如上面提到的良好的醫療保健,台灣一直有傲人的醫療能力,可惜以前礙於政府的政治立場將海岸沿線不開放,導致擁有天然美麗福爾摩沙的美麗海岸線唯一能看見的不是駐防陣地、就是核能電廠之類的廠房矗立!這是非常不智、也是非常可惜的地方,在全世界許多有海岸的國家,無不是昂貴而又美麗的觀海別墅、或是海岸度假村,所能產生的觀光旅遊價值根本不是我們政府目前一直強烈大打廣告的:門已經關很久了~的那種開放中國!



因噎廢食!如果飲鴆止的了渴,那再毒的藥都會有醫生開的,問題是我們可以知道更多的方式改變我們的人民與生活,卻要我們去喝毒藥,那不是很奇怪嗎?一樣是開放外資可以置產,那為什麼其他擁有良好生活水準與可以帶給國人更好、更新生活方式的歐美或高收入國家的錢我們不去賺,反而是寧可去找連香港迪士尼裡都因為有中國客而造成的吐痰之類的令人倒胃行徑的客群我們竭力歡迎?



如果聽聞過關於清境農場的堅持,懂得的人肯定是心酸的,因為堅持給想安靜休息的旅客一個可以真正放鬆的好地方,可能因為避免讓陸籍觀光客的入住而可能面臨倒閉的風險..........



台灣擁有美麗的海岸線,許多是建築人、不是建築人的,無一不在媒體強力的哄抬下都熟知安藤忠雄,這位當代傑出的建築大師,屢屢他的作品,那一幅幅將海光天色納進屋內的設計,常讓與會者驚呼連連,那真的很奇怪,台灣全島光東、西海岸就是截然不同的風貌,可以形塑出多少種美麗又吸引觀光人潮的設計,而現今出現海岸邊的那些度假小屋,不評論匠不匠氣,但肯定百分之80是違建..........



我很難不質疑這些台灣經營者是想殺了台灣、還是真的在救台灣?



這是去過許多地方、尤其是經歷過上海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的我,深深的體悟。台灣真得是一個值得像大前研一說的:要創造出自己的特色,台灣是一個可以成為生活大國的美麗之地。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April 16, 2009 屋頂上的石斛蘭

謝英俊說:這與地震之前並無不同,只是地震讓我有機會過去僅能在口中說綠建築、
社區參與、永續理念,得以具體實踐。

這本書除了探討一個建築師發自內心的深切反省,
並清楚的討論且批判了當前關於建築的政令與實務,
就如同我搬到淡水河的左岸後,
天天的行進、天天的發現,
想不通是自己的判知有問題,還是法規真的改變?
都市計畫就是都市計畫,怎會說變就變?
一個先進的國家對於都市計畫是百年甚至是好幾百年的規劃,
怎麼可能是我讀書時是一套,現在就變了?
但天天看著對岸巨大且很不安全的河岸高樓,
我 還是陷入深深的迷惘中.......

然而與朋友的對話仍是:看誰當朝執政啊!
靠.............不該是這樣的吧?
如同貓攬?除了它的過程還真是沒有一個我認識的人參與之外,
或許就如朋友所說:台北市的公共工程,除非我們有認識的人參與,否則只投不信任票。
沒有人像我勇敢且無畏的去試乘~
但其實不該是如此的,一個國家的公共建設是維繫一個國家人民的安全
甚而是表彰一個國家的精神所在,
在台灣,生為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
我似乎只能如同前輩一般:投下不信任的一票。

April 16, 2009 一起來認識Y-Chair

Y Chair-CH24(油裝、原色紙纖)
1950年的世界經典之作: Y Chair ,終於現身台灣。它,是北歐設計與中國精神的完美融合,是丹麥珍貴的工藝傑作,更是你值得珍藏一輩子的好朋友。
被喻為"the Chair-maker of chair-makers"的設計大師Hans J. Wegner,是丹麥碩果僅存的巨匠,他以精湛的工藝,以及全力專注的完全主義苦行僧精神,打造出近代人類設計史上不可磨滅的輝煌一頁。
1932年,Hans J. Wegner受到中國傳統明式椅的啟發,愛上圓融的扶手造型,苦心鑽研,於1943年推出了Chinese Chair。然而,Chinese Chair在概念上仍屬於中國風大於北歐味的起始性作品。
Chinese Chair之後,Wegner又經過了將近7年的琢磨,終於在1950年讓這款Y-Chair正式誕生。中國傳統round arm的原型,卻巧妙地融合北歐的有機曲線(organic curve),讓彎把美到極點。椅背的Y字型,取代厚重的傳統中式椅背,似乎又巧妙地與有機結構融入,把意象上的抽象美與功能上的人因性結合,讓中國沉重的太師椅,突然輕巧而活現,時尚而雋永,真是鬼斧神工,令人懾服。
坐墊更是一絕,由於設計當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物資木材缺乏,因而Wegner採用天然紙纖(Natural PaperCord)來製作,沒想到造就了無比的舒適性,而且,椅子變成有生命,隨著時光的流逝,坐墊與主人愈來愈契合,就像鞋子愈穿愈合腳,Y Chair會適應主人,成為獨一無二的伴侶。
 天然不上漆的山毛櫸原木材質,完全在丹麥由技藝高超的木匠打造,加上一條條人工綁上的天然紙纖,優美的流線以及觸感,實在讓人「想入非非」,難怪Y Chair成為全球最受熱愛的經典名作。

這張椅子出現在很多大師的設計裡,其中當然出現在大家都很喜歡的現代極簡大師之一安藤忠雄的4*4HOUSE裡,那張面向神戶港的餐桌用椅就是Y-Chair,目前台灣的正品代理是北歐
櫥窗,一張椅子的售價是29500元,有黑色跟原色兩種顏色。
其實在住家的擺設上會建議投資一組,或者至少一張主人椅是經典設計,除了讓自己的家憑添一分色彩與話題之外,更多的是一種美學的培養喔!大家可以試著往這個方面去做需要添
購或採買家具時的選擇方向。畢竟一組雋永的家具跟骨董的收藏是一樣的,會增值喔!


 

April 16, 2009 設計觀念之一

其實做設計很寂寞的,也很多想不斷說著話的狀態~~
但其實是沒辦法說的,更多的時候是必須靠作品來說話。

而之中最常遇見的是,業主跟自己的理論〝逗〞不上的時候,
那時究竟是往前還是往後?又是一個難題。往前,很可能業主
不爽要換設計師!往後,究竟心裡有數,那樣的空間可能會不
順...但究竟真正的使用者是業主。這些都是觀念的問題,並無
太多需要爭論的地方,但絕大多數的設計師會私底下埋怨!
責怪業主沒品味又想主導整個場域,我曾經思考過關於這樣的
狀態,無疑我遇見很理性的前輩,因著他們的提攜,我比較不
會這樣去思考。

在我讀書時遇見一位老師,聽說有一次有個節目叫大學生了沒
,記得有一集訪問了關於設計系的學生,要其他來賓猜?裡面
描述設計系的學生幾乎沒有休閒娛樂,甚至去了KTV也是都在
睡覺,輪到了時爬起來唱,唱完繼續睡,當時笑到眼淚都流下
來,因為那樣的經歷都是所有設計系共通的回憶,我們都是這
樣辛苦走過來的,所以會有這些幹譙業主的設計師其實不奇怪
,因為我們的辛苦不是自己同行很難想像,讀書時很苦,苦到
沒有娛樂,沒有交誼圈,以前有一部連續劇-大醫院小醫生。裡
面男主角女朋友就是建築系,那就是我們辛苦的小小縮影。

因此長期的囚首垢面是很正常的,那時幸好遇見那位老師,劈頭
就罵:女生不擦口紅不准進評圖教室評圖,男生不准穿拖鞋。
這在當時是讓很多學生不爽的,因為趕圖趕模型趕到天昏地暗
了,能交出東西就偷笑了,還有時間兼顧外表咧?但這位老師
卻解釋讓我們懂得什麼叫尊重,如果今天我們這麼想,將來去競
圖時面對業主也會是這樣不求禮貌,外面的人是不會知道你有多
辛苦的、甚至可以說業主幹嘛要知道?雖說老師提早讓我們認清
社會的價值觀,可是我很感謝,因為真正的教育不該是給我們空
泛的認知,而該是面對真實的世界,不管現實是多麼殘忍,這就
是現實。

因此在我還來不及學幹譙業主前,我先學會了什麼是尊
重,畢竟業主一生是能有幾次買房子搞裝修?我們是專業天天做
天天不稀奇,但若能站在業主的立場去解釋去用心,業主一定可
以感受到的,沒錯我們因為看的多,但若不是這些業主給機會給
錢讓我們累積?怎可能會如數家珍呢?

常講專家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沒有所謂的天才,即便是天才也
需要實務經驗的積累,所以我希望這樣的心得分享可以讓業主明
白體諒設計師的甘苦,而設計師也要時時提醒自己勿忘初衷,如
醫生的就職宣誓,設計師也該如此,不能忘掉當初心懷壯志在此
行的用心,這樣彼此雙方自然能夠產生愉快的經驗。

對業主來說,因為不懂,所以更希望設計師能夠鼎力幫忙,對設
計師來說要懂得知足感恩,沒有業主沒有舞台,不是嗎?

April 16, 2009 差異

又快月底了,也就一個月要過去了~
每天早上必定是起床開大愛電視先聽上人開示,
然後開啟每一天,
想起決定回台灣的那個決定也是因為上人的開示。

這兩年過的非常辛苦也非常充實,
過去的自己沒吃過什麼苦,
當然也只會以自己的認為去做自以為是的體貼,
就像同學說的:你沒有不好,只是像個公主離的遠遠的灑著金幣,以為這樣就可以幫助別人.......
這句話至少聽了8年,始終沒有任何領悟
直到發生了這件事。

常常聽著建築師跟Ansel聊著歐洲如何如何!
從來不曾去過歐洲生活讀書,我只能去想像
覺得理解卻遙遠.....
曾經自己總是自以為是的分享著給朋友了解,
但別人又如何真知道我只是分享ㄋ?
尤其是那種生活懸殊的差異?

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是可以帶給別人快樂的工作,
卻有著認知上的不同,
如同以前的老闆說過:或許我不能擁有,但必須能夠理解跟想像對方的生活,
唯有這樣才能做出好的設計。
是這樣的,每一個案列讓我如同度過另一個人的生活方式~~

我喜歡早晨聽著上人開示,
反省並思考著關於自己和別人。

人最大的愚蠢在於,以為傷害自己的身體企圖讓對方後悔.......
慶幸自己不曾如此,也一定要努力讓我能夠幫助別人了解
這是很重要的。
沒有人會因為你的死亡或受傷後悔一輩子的,
因為上帝送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就是--遺忘。
遺忘讓人可以活著,
所以不要期望自己的傷害能讓別人永遠記得關於你的自殘~~~

April 14, 2009 沒關係








童言童語,有沒有聽過五歲兒的自語?
古人說:濡牙小兒能會語,不精,嬉鬧而已。一點都沒錯,
有時候用大人的角度看待小兒的言語會哭笑不得,當你很認
真去介意或擔憂某些事或某些狀態時,可能得到的回覆是:
那又沒關係。

那又沒關係,常常在工作中因為我們或對方的態度語氣等等
感到不受尊重的自我意識過重,進而產生的種種情緒,可能
我們很想跟對方息事寧人,而一笑置之時,卻換來對方的勃
然大怒!很想跟對方說:當哭泣或憤怒不能改變現狀時,為
何不能淡然而笑呢?淡然很難嗎?不就是學學小兒那種輕然
的態度-----那又沒關係。

人只要活著,沒有什麼立刻、馬上、非得,去做的事、或話
。不是我的個性輕慢,而是學學小兒,聖人不是也在所有文
獻中不斷傳誦,學著去體會人之初生時,那種淡然,無為。

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畫壞了,重畫啊!那又沒關係!主事
者都這麼表示,為什麼還要苦苦相逼?這在人生的任何應對上
會有何幫助?

德國人是非常嚴謹的,年輕時看過一本書,上面說:千萬別跟
德國的火車開玩笑,一分鐘都不會誤差。到了那裏才知道確然
如此,連電視節目都充斥著嚴肅、討論的氣氛,像國內的某些
政論節目,一片肅殺之氣,但也讓我深深去思考一個問題,關
於我們的設計,行前務必嚴謹,其實是為了避免事後的麻煩....

人活著卻只是呼吸之間,如果萬事如實計較真的會快樂嗎?
就一口氣不過,就掰掰啦~能不能只要學著努力去完成別人期待
的事,卻不要計較別人為我們完成的事呢?

這不過是態度的問題,可以嚴謹的去處理任何事,但態度應該
要給人---那又沒關係的感受,我想無論是誰都會樂意與你相處
與你配合的。

April 16, 2009 與你對談

原來你真正原來鍾愛的是山林....
大學時代應該爬很多吧?
我則是只緣身在此山中,真正的雲深不處
看不到講台.....哈。

最近看見你的部落格或者照片,
心裡頗感觸良多.....
加上那日喝學弟喜酒,宴後跟學弟們聊了許久
其實我們這個行業入門檻很低,
要說專業?
說真的,你還年輕,應該說我們都還年輕,
正常人這個時候還不太可能去談論要買多大的房子,
更遑論設計室內了~~當然特殊狀態賺到大量金錢的例外,
所以你大概還很難想像那種掮客等級的也是號稱設計師,
不論對你或我的業主,
我當然不是一付自以為是的不可侵犯,
而是單純陳訴某種事實,
常常甚至跟少數還願意努力的同行聊過,
心裡會很沮喪~~都做那麼多年了,還被建築師退圖,
我又不是學生了~~
但自己當然也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自然也是有看見自己的大學同學放棄設計早早改行,
開著名車、牽著嬌娘,甚至還有小老婆了...
而自己還在踏著腳踏車,腦袋思考著關於如何克服更多的工程難度....

那日跟你談的問題我真的很認真思考過,
但不可思議的是,這果然仍是一個普世的社會阿!
很明顯的一個狀態,當然建築師自己也是如此,
我們都是穿著很不起眼;甚至沒有普世價值的名牌加身,
不過,畢竟人家是建築師,
而我說穿了不過有張內政部都不太確認是否真的有用的室內設計師執照......
每次去廠商那裡時如果我一貫的穿著,
常常只會被當成家庭主婦吧?
有時還得遞出冠上頭銜、學歷、甚至執照號碼的名片才能讓對方
願意款款相待~~~

這就是我會請教你的原因,
其實每一次的作品當然會經過現實的考驗後不能如願執行
但我可以跟你保證,我都是非常用心去思考過的
即便是業主預算縮編,我都會想進辦法去達到至少不會離譜的狀態
更遑論每一個細部的精密計算,
每一個假日往往是我拼命進修的狀態,
雖然有時候會頹喪到莫名的難過,
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努力什麼的?
為名?為利?

你的山林、你的騎乘.....對我來說,是淨化。
當我騎著車時就是完全的乾淨,
由心而發的乾淨。

謝謝你常常給我很直接當下的 靜。
認識你,真的很開心,很幸運。
-----------------------------------------------------------------------

這是傳給城南的訊息,也是我心裡一直的疑惑。
有時候會想起小時後父親辦公室的桌面壓著我五歲大的塗鴉,
在父親心裡、在母親的認知中,到底我這個行業是什麼?
很清楚父親確然知道我在表達什麼!又有什麼不足。

如同上星期從台北回到家裡時腦汁完全的榨乾,
極盡疲憊的問訊,我想從父親的說明中了解我的決定是否正確?

累極了......連等車都在畫廁所的馬賽克拼花~~
或許這正是自己的選擇吧?
雖然不知道這樣的努力何時才能真正被認同,
但如果不努力又怎能去說其他的價值呢?

April 14, 2009 勇氣



勇氣



人們所缺乏的,常常就是「勇氣」。我們總以為「啊,算了,放棄算了!」

可是,「放棄,只要一句話;而成功,卻需要一輩子的堅持啊!」

所以,「 只要有勇氣,不怕沒戰場;只要有勇氣,就會有榮耀!」

放慢一點、讓心靈喘口氣,
體貼一點、多對別人好一點,
就可以發現心靈的桃花源。




會要寫出下面這些東西,
純粹是因為火大!
火大老闆對我的質疑!
不過我只有勇氣在這裡寫一寫~~

拆解一間客廳吧~
一面5米寬,2米8高的面,依設計圖使用材料,
2.5坪面積大的石材面,
2.5坪=91才,一才雪白銀狐的大理石,1才/800元
2.5*91*800=72800元,
需要水刀4刀,一刀100公分內900元,
導角切割鳥嘴接合,導角磨邊,一尺65元,
11尺*65=715元,715*2=1430元,1430*4=5720元
3.2=4刀,4*900=3600元
所以光大理石部份就成本為
72800+5720+3600=82120元
大理石運費為同縣市1900元,安裝費用為2500元
82120+1900+2500=86520元
還要加木基層,大理石牆面需要的木基層為單面隔間牆,
單面隔間牆,一坪需要5支角材,依高度使用12尺長的角材,
封板的夾板材為4*8的2分木心板,甚至3分板,
角材分為1.8吋,跟1.2吋的,
為了支撐跟吃重會使用1.8吋角材,
一坪的面積需要3*6的2分夾板2片,
故而得知,這片木基層的費用如下:
2.5*5=12.5支角材
2.5*2=5片板材
目前集層角材報價為1.8吋12尺為80元,
木心板低甲醛2分板為160元一片,
12.5=13支,13*80=1040元
5*160=800元
1040+800=1840元
工資為一工3000元,這片木基層需要2工半天,
工資尚需機器耗損及釘槍釘,釘槍釘約為一盒40元
機器耗損為工資的0.1倍=300元/一坪
2.5*300=750元
總共得證為1840+3000+750=5590元
86520+5590=92110元
以上為成本分析,
報價須加管銷為1.1倍
92110*1.1=101321元。

這就是我的工作項目之ㄧ。


對了~看我部落格的朋友,
千萬不要把我的成本分析當公式喔!
因為其實還有很多數據跟參考值數會變,
不是照套啦~
而且這只是一面牆而已,
還有很多東西我沒說,
比方大理石,不是就真照才數算而已,
還牽涉到材料屬性、材料性質及運用方式,
大理石還有花色的問題,
還有材料分割的問題,
怎麼接!怎麼使用!怎麼運送!
大部分的大理石都是進口的,
而且都從台中港跟花蓮來的,
花色需要對花,有一些板特殊,
一但選上了,那可不是你只買你要的花色就行了~
是要把整顆石頭切割的同花色整批吃下來!
所以費用的計算是很可觀的!

光面材地坪材料就可以讓我寫一本書了~~
還有運用施工的方式,
但我不是來炫耀這個,
是提醒會來關心我的朋友,
千萬別照套喔~
真的有奇怪的裝潢或設計,
還是建築相關法規,
需要送審或規避的問題,
可以直接問,
別亂猜~我不會的也會幫你們問或者去查,
所有的事物都是只保護懂得的人......
而虛心請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喔~

最後,我真的很好奇,
我真的像學術理論派的嗎?
實務部份我也沒讓老闆麻煩過阿~
奇怪?為什麼同行的老說我寫報告比較厲害?
想到那個斗拱就氣!
我不是只是會解釋古蹟!我會實做!
我會做出斗拱跟榫接,也會基礎水電~
還因為教業主換桶燈把業主的追求之意嚇跑了~唉!
女人還是要像女人~~~~~~

總而言之,我尊重每一個專業人士,
而大家要互相幫忙,
關於我的工作,我還是不喜歡多說,
相信我可以就信,不信我也沒差~哈!

P.S:丁先生,你還是去飛飛機啦!一回來就改圖?是怎樣?
我ㄧ套圖都是想很久、幫你算很久的耶!才不會亂拆你的牆咧!
是你家的基地分析做出來的結果給你的理想建議喔~

April 14, 2009 設計分享

關於設計分享的部分,大部分的設計師不願意將他們的法寶拿出來分享,
一方面可能礙於版權的問題,但更多其實是不願意分享。

在我的地盤裡我會放上一些設計收集,並且會分享他們的設計歷史,以及
在哪裡可以買的到,希望能讓大家的品味可以不需要在摸索跟花大錢上得
到,能夠輕鬆的透過學習、分享取得這些資訊。

如果其中有冒犯之處還請原創者多多海涵,畢竟你們也想能夠讓自己的作
品得到更多的認同與喜歡吧?這才是創意人最希望得到的掌聲。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April 14, 2009 侵權

這是一個奇特的世界,販賣的其實是我腦袋裡的東西,創業在這個行業裡是最後或者說可能會走上的路徑。目的可能只有一個,那就是作品成熟了,期望可以除了業主之外,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但為什麼這條路不好走?因為就像上面放的那張工地現場的照片,在它登上雜誌之前的樣貌除了我跟現場施作的人,大概都不會被看見。可是卻是耗盡我的想法,並且要去克服如何將心中的那幅圖變成真實的存在,之中可能要歷經去尋找適當的材料,更可能找到材料後怎麼讓它變成實境,都是千辛萬苦。

這面牆完工時會是一幅美麗的壁花,材料來自德國,想法來自我的腦袋,圖騰來自我的手親自勾繪,甚至切割拼貼在上的鋪面〈會是一種像白色有顆粒的水泥〉,最後登出時設計師的名字卻不會是我的名字,會是我的老闆。

所以我的部落格開張就用了這個題目,侵權?因為這就是台灣的設計生態環境,因為我上班,我領老闆的薪水,我不能任意的把我的作品放上我的部落格,因為他〈她〉可以告我!那究竟是誰侵權?

我想這應該是要被研究跟討論的話題吧?曾經有一位設計師朋友其實不過就是放了自己的設計,而且是從頭都不曾讓他的老闆經手喔!卻在他放上部落格後沒幾天老闆揚言他若不拿下來就告他!真的很悲哀。

這不是一個講究證據的國家嗎?我們不是可以舉證嗎?是自己設計的東西自己最清楚,想法哪裡來?材料怎麼用?甚至原始的設計圖一定都有。很不幸,在聽過他的故事沒多久,我比他更淒慘,是莫名其妙被解雇,老闆連我存在辦公室電腦裡的圖都不給你帶走.... 因此許多的設計師不得不為了生存,必須在每一次做完圖後偷偷的將自己的圖檔備份帶回家,然後老闆越防,員工越偷,如此惡性循環。

或許我現在放上這些照片,哪天那個狠心的老闆不小心看見了,也說要來告我了....真是無奈也說不盡這行人的悲哀。

設計其實是偷不走的,為什麼不能學習德國呢?台灣很多設計雜誌從來不放設計圖,放張平面圖,連我們專業的人都需要解圖了,更何況是外行人?如此這般的環境,無怪乎我們只有一個姚仁喜!設計怎麼會進步?

學設計的人永遠在摸索,永遠都要浪費時間在試,是那個材料對不對?那個結構是不是這樣?德國有本雜誌教建築細部,在上海工作讀書時我曾經看過,中文版,想當然爾是簡體文,其中許多材料名稱甚至是跟台灣截然不同的,我等於要再翻譯一次才能連結起來,但至少人家中國學建築設計的學生比我們輕鬆多了,不用在哪裡猜,那片新竹高鐵的葉子倒底是怎樣蓋出來的?人家會在裡面寫的詳詳細細,而我們的雜誌始終遮遮掩掩?


開宗明義,也就是說我以後的文章明擺了,是要來踢破大家對室內設計的迷思的。
老話一句,真正的設計是偷不走的,各位老闆你們在怕什麼呢?